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因为材料中“役人人用募”,即募役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一项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是要把握“利益触动最大”,要联系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是指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制兼并的外貌。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宣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
A.节流增收
B.打击富豪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抑制兼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要注意语句的转折词——“然而”,正确理解材料中梁庚尧的观点,它是说“市易法”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政策”,即“摧制兼并”,另一方面表现为“财政政策”,这才是其“真正本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目所给的选项,对“财政政策”予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举措,包括“市易法”,是开源增收,而不是节流增收,A 项错误;B、D 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考的比较细。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 ]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
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 ?
C.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
D.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