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1 02:10:1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
2、选择题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制天命而用之。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B分别是谁?(4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4分)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原因何在?(4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4分)
4、选择题 汉武帝以后,有一类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类官吏是 ( ) A.董仲舒的门徒 B.太学的生员 C.儒生出身的官吏 D.维护三纲五常的人
|
5、选择题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 )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