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问答题: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8分)你如何认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⑴科技的发展进步(2分);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2分);两极格局的解体(2分);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⑵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在现阶段的发展特征,(3分)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
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只是反映了材料中的三大改造的内容,没有反映“一五”计划中的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所以排除B项。C项为三大改造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只涉及到经济建设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建设与统一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民族团结互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对能力要求不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因此B符合题意。而A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时而设置的,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C、D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中央政治小组的报告称“刑法、民法、诉讼法,没有制定的必要。”而1978—1997年间第五至第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法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制不健全是“文革”发生的原因之一
B.“文革”后,党和国家吸取了教训,加强了法制建设
C.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D.1985年之前,我国没有制定法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以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下列对这件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和公正是雅典法律的基本特点
B.苏格拉底对雅典社会极度不满
C.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
D.智者学派的社会地位严重削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到的审判情况看,雅典司法还有很大不完善的地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