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C.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第三世界的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其含义是
A.强调知识的作用
B.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追求认识人这一命题
C.表明他认为真理高于一切
D.表明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学派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此学派为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意思不能让为官的世代显贵,而平民百姓世代贫贱。百姓中有才能的,就举荐他们为官;官吏中的无能之辈,就应被削去官职。地位的贵贱应该由能力的高低大小来定。这是墨家的“尚贤”思想,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命题角度有:(1)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比较,要求学生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具体的诊断属于哪家思想,并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根源。(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剧烈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这些变化,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的老师,其思想与法家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苑思想中的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Modern Times(现代) 时,一般泛指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有时,西方学术界也特以 late modern Time(后现代)或Contemporary Time(当代)来表征当代(当前)时期,需要指出的它从属于Modern Times的长时段。
A.文明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观的了解和运用。材料中核心词语:近代、现代、当代,故此判断为B.近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现代化史观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D.中国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表格中中国支持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故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