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春节是我国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千家万户贴春联是千百年来流传的民间习俗,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下列春联中,反映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的是
[? ]
A.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B.饮水不忘挖井人;翻身全靠共产党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的互联网日益普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出现是( )
A.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果
B.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
C.中国科技进步的结果
D.中国人民生活巨变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攀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B项正确;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都会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但不是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出现原因,AC项排除;中国人民生活巨变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故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考点: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点评: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
(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2)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4)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某一时期进行的包括社会各阶层853人参加的一项全面调查,395名已婚者中有21人自订婚姻,而在130名已订未婚者中则有20人自订婚姻……在310名未订未婚者中,愿自订婚者为273人。该时期可能是
[?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以下不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A.看电影
B.剪辫子
C.婚姻自主
D.长拜作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A.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