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从总统府徐徐落下,升起了红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判断题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口盛④政府的人力倡导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4、判断题 1956年李滨声先生的一幅漫画并配文《四季常青》写道:“桃花开了,姑娘穿蓝色;荷花开了,姑娘穿蓝色;菊花开了,姑娘穿蓝色;水仙花开了,姑娘穿蓝色。”材料反映了此时国人服饰
[? ]
A.花色品种的多姿多彩
B.趋于单调
C.颜色随四季变化而异
D.式样繁多
5、判断题 近代以来,许多商行和金融企业在上海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便大兴土木,荣建公司套楼。外滩上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方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对外窗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