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过急过快
B.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中国差距拉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排除A;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排除B; 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村生产力;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并非一直呈下降趋势,也有回升,排除D,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能成功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其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力 ④产品的分配方式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 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 ]
A、海南岛
B、深圳
C、大连
D、上海浦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是在1952年基本完成,B是在1956年完成,D是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都与题干不符;C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点评::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