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
[? ]
A.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B.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C.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D.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2、判断题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3、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城市
C 发展了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 农业科技日益普及
4、判断题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