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实行纳银征收的方式”、“白银已是江南地区的通用货币了”、“明末钱庄已成为独立的经营组织”、“若干小规模兑钱铺和钱米铺在农村相当活跃”可以分析出货币经济繁荣并占主要地位,故本题选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和D项没有全面体现材料。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五谷”代表农作物种植,“六畜”代表家畜蓄养。因此“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征。A项侧重于家畜养殖而忽略了以种植业为主所以排除。材料未提及耕作技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家庭妇女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信息,无法反映“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排除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古代农业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西汉与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文明两大中心,随着二者的对接,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明得以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的事件有 ( )
①西域都护的设置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丝绸之路的开通 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
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胜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0;
材料四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6分)
(2)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依据材料三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6分)
(3)材料四中的两幅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图二所示现象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商贩以歌唱的形式叫卖商品;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草市”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答3点即给6分)
(2)现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集团(商帮、商业资本活跃)。(2分)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也可)(4分)
(3)原因:图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图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商品输出)。(4分)
图二影响: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4分)
本题解析:(1)本问是通过材料分析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的表现,要求学生得出的信息可靠,涉及到了商业城市,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以及政府对商业发展限制的放松等(2)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是叙述的区域性商人集团,原因分析从“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中总结即可(3)根据图片内容阐述出历史现象即可,一是闭关锁国,一是外国商品的涌入,然后答出其影响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未能乘着新航路开辟的东风与世界正常接轨,而是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学界认为阻碍中国“正常接轨”的内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不如西欧国家发展迅速
B.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开口通商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D.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依据所学可知,B、C两项只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的原因,不能解释“中国未能……与世界正常接轨”,均排除。A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