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材料中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把每个人按照智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而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指的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也是各司其职,D符合题意。A、B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礼”的表现,一定要遵守等级关系,排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强调的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手段,C排除。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基本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一、有教无类,二、因材施教,三、启发诱导,四、为人师表 .题目中指出“教育公平”是强调人不论贵贱,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符合孔子“有教无类”主张。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孔子思想主张,要求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本题题目从“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作为切入点,在中国,不分民族,性别,适龄儿童都可以入学,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理解,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判断出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质,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
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从材料中朱熹对“存灭理,灭人欲”的解释,饮食和山珍海味的关系,夫妻和三妻四妾的关系辩证地论证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而李贽则对“存灭理,灭人欲”思想的大肆批判,反映了李贽对朱熹思想中的辩证性的否定,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儒家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老子的代表作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
D.《大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其言行编纂而成的,排除A;《春秋》是孔子编订整理的古籍,排除C;《大学》是孟子的文化贡献,排除D ;因此B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史》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