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一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为保障?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
A.《论语》
B.《韩非子》
C.《春秋繁露》
D.《荀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观点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故C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目的
[?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 )。
A.民国初年
B.新中国建立之初
C.改革开放后
D.维新变法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反对封建婚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以判断出该法颁布于新中国初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大陆坚持社会主义,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保证港澳台高度自治(除外交和国防外)和繁荣稳定。在香港主权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A、C错误;特别行政区没有外交和国防的自治权,B项错误;故选D。
点评:“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