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1 05:01:18
【 大 中 小】
1、简答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大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对主守官吏凭借职权侵吞国家各项钱粮之类贪污犯罪的惩罚。┅┅同时规定:“凡监临官吏挟势求索借贷所部内财物者,并计赃准不枉法论,强取者准枉法论,财物给主”。┅┅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的贪污行为,明律规定“并赃论罪”,并于犯官右小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辱终身,赃四十贯处斩。┅┅为了对贪官形成更大的威慑力量,明太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替戒。 ——《明清帝王与反腐败斗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4分)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3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惩治贪官的结果?分析明代吏治腐败的根源?(5分)
2、选择题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导致朱元璋如此勤政的主要原因是 ( ) A.朱元璋过人的智力与精力 B.丞相职位被废除 C.明代社会矛盾尖锐,事务繁杂 D.明代官员的业务能力低下
|
3、选择题 《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 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
|
4、选择题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主张重罪轻罚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包含证据、理性等自然法的精神
5、选择题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