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王阳明认为“尔身各各自天真”,人的各方面都是天生的,是固有的。这反映了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物质)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在“理”的存现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对“理”的认识,并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经济因素。(6分)
(2)请用同时代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4分)
参考答案:
(1)不同点: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4分)
李贽: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2)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观点即可(如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等;顾炎武的揭露君主制弊端,“经世致用等”)(4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可以分析出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由“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由“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李贽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至于分析其经济因素可以从明朝中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个角度作答。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李贽同时代的思想家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然后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来论证材料三中的观点。如如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等;顾炎武的揭露君主制弊端,“经世致用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二程与王阳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què,诚实,谨慎),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