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2019-06-26 09:17:48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东西方在人文主义发展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则更重视人的个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形,他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这些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准则。圣人教导我们“成仁”“成圣”,但没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佛家就告诉你为什么要“修行”“成佛”,因为这世界太苦了,谁也不能摆脱生老病死;道家也告诉你为什么要“得道”“成仙”,因为“道”是万物本源。所以,魏晋以后儒家与“佛”“道”一对阵稀里糊涂就败下阵来了……于是宋代儒家学者就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并提出来“存天理、灭人欲” ……教材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更多的是否定,但它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 ——袁腾飞 材料三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薄伽丘《十日谈》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四 文艺复兴以来……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的下降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一观点的内容。(2分) (2)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儒学家是如何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的?(4分)你认为袁腾飞老师说“存天理、灭人欲”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的理由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思想家为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主张。(4分)
2、选择题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这种思想( ) 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 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在当时受到普遍认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3、选择题 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其主要针对的是 A.道教思想 B.佛教思想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
4、选择题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 )
A.“仁”
B.无为
C.有教无类
D.对鬼神敬而远之
5、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