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2、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①②。(8分)你如何认识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这一观点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康有为对待“祖宗之法”的看法。(4分)简要评论这些看法。(2分) 3、选择题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②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③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5、选择题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