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评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 ]
A.实现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
B.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C.欧共体建立了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D.欧元的诞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采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古代行政区划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今天的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什么样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是如何对山东进行管辖的?
(3)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种什么发展趋势?你是如何评价这一发展趋势的?
参考答案:(1)西周时期山东省曾有齐、鲁两个诸侯国。
(2)西汉前期推行郡县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3)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或中央越来越强,地方越来越弱)。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如兴修水利;③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消极影响:①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②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③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由于交通、通信落后,应急能力差,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等。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认识与理解,难度不大,重在理清具体史实。第(1)问重在理清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第(2)问考查基本史实,理清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第(3)问理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明确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另外,评价,注意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落后国家、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据此排除C,1933年的美国不属于落后国家;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90年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都属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题作用和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有悖于材料所述的核心思想。再分析A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国家落后,近代化的历程刚刚起步,清政府企图通过这些措施发展经济,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挽救晚清王朝,符合题干的中心含义,是最佳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主体思想源于?(?)
A.对儒家经典的新阐释
B.阴阳五行学说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战役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一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奥斯特里茨战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C雅克萨战役是清朝康熙年间保卫东北领土主权,反对俄国侵略的关键战役,D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由拿破仑领导的反法同盟的战役,这三次战役均是反侵略的民族战争,而B乌兰布通战役是康熙年间为维护国家统一而进行的内部战争,故D项与A B C三项战役性质不同。
点评: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措施的理解,对清代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必须牢记,对此内容的考查主要是准确记忆。
如: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平定三藩之乱?②统一台湾
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