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俄国只废除了农奴制,沙皇的专制统治依然存在,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开始发展资本主义,故BC不是共同点;改革前两国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D项错误;两者其方式都是统治者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故选A。
考点: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点
点评:该题考查对俄国农奴制度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分析能力。两者的异同点,可以从背景、内容、目的、影响、特点及局限性来比较分析异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武士,武士在日本是最低级的统治者,人数最多,拥有强大的统治力量,后来成为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答案选D,A B C三项不符合史实。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现今的COSPLAY,一般是指利用服装、小饰品、道具以及化装来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COSPLAY在日本非常流行,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严格不仅仅体现在衣着上,甚至延伸到了颜色的范畴,在不同社会阶层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服饰。可见,COSPLAY文化在日本依托于(?)
A.等级制度
B.武士精神
C.军国主义
D.天皇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中“不同社会阶层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服饰”,可以看出,强调的是等级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武士精神、军国主义和天皇制度。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都是在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开始了现代化历程,B项正确;A、C、D是“参加现代化行列”的表现,不是“前提”,均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74年,当时担任日本内务卿的大久保利通在其殖产兴业的建议书中写道:“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自工业物产之利,至水陆运输之便,凡属人民保护之要者,宜顾国之风俗,民之性情智识,制定方法,以为今日行政之基轴。其开成者保护之,未就者诱导之。……促进西洋技艺之推行,兴起劝业殖产之事。使事无一夫慢怠其业,国无一民不得其所,以之使入富足之境。人民殷富充足,国必随之富强,此必然之势,不俟智者后知也。果如此,直与诸强并驾齐驱,夫亦何难哉!”
──《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日本史籍协会丛书,1927年版,第561~566页
材料二?李鸿章说“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万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他认为,“洋机器于耕织、刷币、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
李鸿章从兴办官督商办企业开始,倡言“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而且也确实采取了一些“维持”官督商办企业的措施。其中主要是借垫官款,减免税厘和申请专利特权等等。在中国主要民用产业的发生期,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对于这些产业的控制和扶持是互为表里的。而官督商办制度所固有的封建性,又大大便利了企业内官权的膨胀。所以,这种制度实质上又是一种封建势力对商办企业控制多于扶植的制度。
----《李鸿章的心态与洋务运动的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括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7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有哪些共识?在对待商办企业的问题上又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8分)
参考答案:(1)观点:殖产兴业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政府应该大力扶植和保护民营企业(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影响: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植下日本掀起了兴办工业的热潮;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并不断吸收外来技术,其国际竞争力加强,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出现了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企业的局面。(4分)
(2)共识: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富强;大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国家应对民营企业(商办企业)提供帮助;(4分?回答出两点即可)
不同:大久保利通主张通过扶植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发展资本主义;而李鸿章则在扶植的同时加大对商办企业的控制,以巩固封建统治。(2分?表意正确即可)
影响:不利于民营(商办)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制约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可以看出大久保利通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殖产兴业,发展经济。这种思想对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兴起了殖产兴业的热潮,后来,日本政府把企业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大久保利通和李=李鸿章在发展工商业发面态度一致,但是对于商办的企业,二者的态度不一样,反映了阶级利益的不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