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3、选择题 《春秋左传》描述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里 “古之制”是指 ( ) |
4、综合题 (10分)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 享年 |
秦 | 前221~前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 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 15年 |
西汉 | 前202~公元9年 由王莽禅代 | 212年 |
东汉 | 25~220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 196年 |
三国 | 220~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晋禅代(266) 吴亡于西晋(280) | 61年 |
西晋 | 266~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 51年 |
东晋 南北朝 | 317~589年 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 | 273年 |
隋 | 581~618 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 38年 |
唐 | 618~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梁取代 | 290年 |
五代 | 907~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 54年 |
北宋 | 960~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 168年 |
南宋 | 1127~1276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 150年 |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他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证对儒学地位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明太祖两位君主的相应解决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顾炎武思想的产生原因。(4分)
(4)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一说明理由。(5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近代中国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