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
结合材料,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和技术,同时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剥削。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即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污染转移出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来赚钱)。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仅上过小学的他,1831年作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这位科学家是指
A.法拉第
B.牛顿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1831年”“描绘出了电和磁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可知是指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牛顿在17世纪创立经典力学,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日心说,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BCD都与题干不符。
点评: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培养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只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排除B;“‘恻隐之心’”“‘恶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排除C;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排除D;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统治台湾的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劂氏要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削弱了明朝的抗清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提出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邓小平,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出题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国两制”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