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商鞅变法提倡“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认为北宋王安石“用革命性的全盘改革,来挽救宋帝国……”。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所体现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取得的成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演变,折射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①重商主义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责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二,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当时欧洲国家大多数拥有殖民地,可以作为出口商品的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地。殖民地不得发展制造业,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的商业应该由宗主国垄断。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②亚当·斯密着眼于他所观察到的尚未出现工业革命的世界经济,首次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产生、分配与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他认为人类利己 的动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一切经济行为,同时强调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并给予贸易自由的发展。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中拥有近乎于神的地位,迄今为止,他的思想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基础。
——摘自陈星(国富论序言)
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基本思想是只有通过扩大”需求”,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调节,经济衰退时,扩大政府开支、实行减税,甚至搞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扩大总需求。经济高涨时,紧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货币政策则要用以支持财政政策,作相应的调整。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学参考书)》
④ 2O世纪七八十年代,撒切尔政府“反对过去那种在国家干预之下靠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提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而采取了控制货币发行量、遏止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办法,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在一次回答‘你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的问题时,撒切尔夫人毫不犹豫地说:‘我唯一能给你的就是:让你更自由地为自。己做事。…
——摘自薛兆丰《撒切尔主义的终结》
(2)概括材料二中四种经济思想的主张,并分别说明它们是如何适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1979年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资本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新兴工业,并优先发展通讯、金融和咨询等服务业。同时继续发展科技教育,培养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新加坡的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0%,高科技队伍20年间增加了12倍。80年代,新加坡成为东南亚高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1988年,新加坡的黄金外汇储备增至401.37亿美元。1990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港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非常发达。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学参考书)》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三则材料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有何借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经济思想:重视农业,奖励耕织。政府增加了收人,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开辟为良田,减轻了农民负担。
(2)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对外贸易、鼓励出口、掠夺殖民地并压制其经济发展以获取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早期原始积累发展的需要;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干预,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需要;凯恩斯提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后,撒切尔夫人主张减少政府干顶,发挥市场作用,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
(3)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优越的地理位暨促进经济发展;
(4)借鉴:国家要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以适应经挤发展的需要;经济理论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迁都的理解。由“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得知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拓跋部建立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的政权有前赵、北凉,故答案A项不正确;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故答案选择B项。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1644年满洲(女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故C项不正确。蒙古族,1206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结束了草原上连年的部落战争。1206年春天建立蒙古汗国称帝,被誉为“成吉思汗”,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故D项不正确。。
点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注意在中国古代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4)题。
材料一:

商鞅铜方升 奖励耕织(砖图) 商鞅戟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些变法的历史信息?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经济形式的变化。
参考答案:(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进行军事改革等。
?(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
?(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4)最主要的着眼点应是生产力。根据生产力的性质考察其社会政治变化的意义。奖励耕织反映了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本题解析:第(1)问为图片分析题,拿图片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着眼于材料,材料主要强调了“倾邻国而雄诸侯”和“王制遂灭,僭差亡度”,这也应是肯定和否定的内容;第(3)问要求总结出材料的观点,并与材料二观点相比较;第(4)问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理解分析,并举例说明。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可参照课本关于均田制的表述,并结合封建国家的三种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