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张居正集》(第三册卷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通商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 ]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农商并重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1)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的主张。
(2)商鞅的“重农”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3、判断题 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学习外国语言的热潮。下述因素中,与当时的外语热无关的是
[? ]
A.西学的兴起与不断传播
B.外国在华企业机构需要大量翻译、买办人员
C.新式学校的要求
D.科举制的废除解放了读书人的思想
4、判断题 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
B.“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D.“燔诗书而明法令”
5、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下诏:“(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敌为,当降爵黜官……”这表明?
A.孝文帝禁止年轻官员使用鲜卑语
B.孝文帝逼迫官员放弃本民族的旧俗
C.孝文帝禁止年轻官员上朝议事时说鲜卑语
D.在上朝议事时说北方话者免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