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各项,能体现孙中山对中两种文化关系的认识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发扬吾固有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分别是指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A不对,洋务派不属于政党力量,而是属于清朝封建官僚集团;B不对,只有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权更替;D不对,洋务运动不属于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三者都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探索。
点评:近代前期中国人寻求变革、振兴国家的思想历程经历了从“偏见”西方到“认同”西方;从主张“兵战”到主张“商战”;从固守“旧学”到学习“西学”再到提倡“新学”;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的历程。这是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不断救亡图存的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是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方吹来十月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来,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1)说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分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形成标志是什么?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向俄国学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2)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行不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3)形成: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
发展:《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论十大关系》和《正确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
本题解析:10.第1问直接有课本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难度比较大需要根据当时社会背景来回答;第3问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持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参考答案:(1)地主阶级: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如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如奕NFDA9、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自强”和“求富”。(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仿效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比较系统地介绍西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如孙中山等)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
本题解析:向西方学习,是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各政治派别都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主张,从而形成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