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欲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五: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孔子的思想观点。(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
?
?
?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3分)
?
?
?
(4)依据材料四,指出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
(5)根据材料五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表现。(3分)
?
?
?
?
参考答案:(1)提出“仁”学,提倡为政以德。(2分,每点1分)
(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每点1分)
这一主张实施的影响:积极方面: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兴办教育,有利于教育发展(3分)消极方面:形成文化专制,抑制思想的自由发展。(2分)
(3)宋代儒学发展成为理学。(1分)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分)
(4)明清时期,李贽等思想家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 (1分)
(5)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为:“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汽车进入上海后,工部局于1906年又颁发一则布告:“租界车辆,不下千万;各走马路,靠近左边;切莫乱走,小心为先;十字路口,不要随便;左右前后,看清道点;照此走法,碰撞可免;尚有不遵,重罚银钱。”这主要说明?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中国的近代交通业滞后于西方
C.近代中国的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公共租界第一张交通告示”到“工部局于1906年又颁发一则布告”,体现了向西方习的特点和逐步确立的过程。“公共租界第一张交通告示”没有体现是由地方当局制定的,也没有体现中西对比。近代的交通规则显然是有西方传入的,并没有中西合璧的特征。因此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的考虑是:
A.增加财税
B.便于安置官吏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 )
A.是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
B.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贸易组织
C.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D.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由于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因此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点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考察角度。主要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的背景、货币体系及美国的地位等角度进行命题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示意全球8个始终开放与40个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1966——1990年)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
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现负增长
③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
④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