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①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②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③统一度量衡。
(2)刑法严酷,赋税沉重。
(3)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封建经济;③富国强兵的措施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求,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史料为依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弊端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解题关键要从材料出发.从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综合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不包括
A.基层政权组织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策
D.按人口分配土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按人口分配土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措施,属于实行均田制的规定内容,所以不应该是其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 ]
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饮食穿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苏联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都没能顶住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的舆论攻势
B.都没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C.都没能妥善解决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D.都没能妥善解决国内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
B.希腊
C.马木路克
D.英法等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英法等国。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