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5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4分)
参考答案:(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3分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分
(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文字“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天皇统率陆海军”以及材料二中“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等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英国代议制的特点从天皇记忆因果国王权力的角度分析回答。第(2)从材料二中“天皇统率陆海军。”“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明治维新后确立的宪政特点以及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的角度进行综合概括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他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通教科书。
——[日]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他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
——天涯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教育敕语》产生的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同材料四的哪种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民间办学;注重教育的通俗适用;偏重儒家传统文化。
(2)不同:政府主导;重视近代科学技术;重视外语教育。
(3)核心:忠君思想(或儒家忠孝思想)。背景: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4)(前者)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后者)理由:宣扬忠君爱国和武士道精神,最终使日本因对外侵略扩张而战败;给日本人民以及东亚和平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
C.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D.确定土地私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治政府下令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设置三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选B。
点评: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还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许多士族下层因为贫困不得不进入工厂做工谋生。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这从根本上说是
[? ]
A.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外向型经济形态的需要
C.由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D.建立皇军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治维新诸措施中,能够体现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这一目的的有(?)
①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③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④实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的军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