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1952年至今,欧洲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是指( )。
A.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B.共同的农业政策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C.健全的共同市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稳定的货币体系与健全的共同市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通过联合增强西欧的竞争实力。因此这里的 “整体利益”就是指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官方交流
B.以民促官
C.国际交流
D.以官带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写道:“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的言论主要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
B.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热切希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描述不是现实存在,只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尤其是工业、商业,之所以强调上海,也是因为上海的工业商业发展较快。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联系史实回答:
(1)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是什么状况?美国推行怎样的对华政策?(4分)
(2)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后,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的外交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3)中美建交以来,总体关系是好的,但也时常出现曲折。你认为搞好中美关系的关键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敌对关系。美国推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4分)
(2)打破长期对抗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带动了中日关系改善和中日关系正常化。此后,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6分)
(3)如美国放弃霸权政策;正确处理台湾问题;互相尊重,加强沟通;遵守中美公报和国际法则等。(任答2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为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剧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应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故事情节的内容,“盘缠”的来源是“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反映当时农村已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已经被废除,打“官司”可以反映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制建设的进步,由此推断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故选D。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其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也出现过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