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901年和1902年,他先后发表《A》和《B》两篇文章……。在《A》文中,开宗明义:“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
——摘自《史学月刊》2004年07期:20世纪中国的四次实证史学思潮
请回答:
(1)上文中的“他”是谁?(1分)
(2)《A》和《B》两篇文章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的发表在当时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世史家”与“前者史家”差异的具体表现?(4分)
参考答案:(1)“他”指的是梁启超。(1分)
(2)《A》和《B》两篇文章分别是:《中
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各1分)
影响:两篇文章对传统史学做了激烈的批评,对当时的史学变革产生了极大影响,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学建设的序幕。(2分)
(3)“近世史家”与“前者史家”的差异实际上是指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史学观念、内容和对象方面,如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2分)总之,新史学的宗旨是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厩焚。子
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人哪些人权观念。(2分)
材料二:
法国《人权宣言》摘录:
第1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2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6条: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
|
?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
什么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认识的思想和法律基础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希望纠正这种状态。……1875年议会以《企业主与工人法》代替了工人所痛恨的《主仆法》,
法宣
布劳资双方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1890年通过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法案。
——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3)
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五:
“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就应该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应该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加以论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4分)
参考答案:(1)“仁”(珍爱生命); (1分)
维护伦理等级。(1分)
(2)不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个人权利的保护。(2分)
启蒙思想;罗马法。(4分)
(3)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2分)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1分)
主要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任意三点6分)
(4)生存权、发展权——生产力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政治权利——民主法制日益健全,实行基层民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与资本家座谈,一位资本家问道:“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刘少奇回答:“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刘少奇的这段话后来被概括为“剥削有功论”,被极大歪曲和非议。刘少奇的回答体现了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 )
A.放任
B.保护
C.赎买
D.监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建国初期,我国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刘少奇的回答体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保护,通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4分)近代社会,实行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历史。
(1)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开始萌生,中间经过史上的整个中世纪和近代早期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里,西欧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请结合17、18世纪西欧社会的状况,分析代议制政体在西欧确立的有利条件。(6分)
(2)《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文献对其各自国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从上述文献中任选。
(3)当欧洲、北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时,中国延续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自鸦片战争以来,实行民主试结合相关史实概要说明近代前期孙中山为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所做的努力。(4分)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工场手_T业的迅速发展,为代议制的确立奠定r经济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的政治体制,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r阶级基础;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启蒙思想家构建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6分)?
(2)《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共和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有利于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在德国的建立(或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政体在德国的确立),促进了德囤的进一步发展。(每个要点2分,共4分)
(3)孙中山的努力: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周,颁布《临时约法》。(4分。如答出为维护民主共和,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也可适当给分)
本题解析:见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格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他的《希腊史》是根据之前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文献写作而成,属于第二手史料,B、D项属于影视、艺术作品,有主观加工的成分;公元前12世纪末,特洛伊战争爆发。到公元前8世纪,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创作了《荷马史诗》。因此《荷马史诗》作为记录特洛伊战争的作品更为可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