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完成:
(1)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应运而生?
(2)三民主义提出后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社会影响?
(3)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为什么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参考答案:(1)客观原因:20世纪初期的中国,一方面旧的救国方案先后失败;另一方面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就不能维护民族独立,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就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主观原因:孙中山先生走上革命道路以后,进行了一系列革命实践,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这就为其创立三民主义提供了条件。
(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领导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就使三民主义的本身具有重大的缺陷,这就决定了三民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回答第(1)问,要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社会客观现实,也要结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回答第(2)问,要高度概括,不要面面俱到。回答第(3)问,要结合资产阶级的特性进行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孙中山思想转变的根本原因。其中B、D两项是外因,可排除。A项这时并未发生变化。只有C项符合要求,且又是内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 )
A.群众运动突破了非暴力界限
B.运动达到预期目的
C.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领导权
D.英国殖民者改变统治策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