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资料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何者较为合理?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二说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
⑤二说恰好相反,所以两种说法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数据一可看出柳宗元认同秦始皇建立帝国,并以郡县取代封建的作法,虽然秦始皇是为了维持嬴姓政权万世不衰,但却也使天下人得到好处,故①可选;柳宗元为唐代人,他所处的时代正值藩镇跋扈,中央政府权力衰微,故柳宗元作〈封建论〉强调郡县制是大势所趋,藉以提倡中央集权。黄宗羲则为晚明时人,当时宰相制度已废除,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制度是为满足君王「一己之私」,政事的处理完全依凭皇帝一人的意见与好恶。两人虽均对皇帝制度发表意见,但立论却完全不同,主要是因为两人所处时代背景的差异,因而有不同的见解与主张,不能说谁是谁非,故②③④皆可选,而⑤不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2年,寓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观察右表,它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很多私营工业转为军需生产
B.土地改革深入发展,很多私营业主回家分田务农
C.实施“一五”计划,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汉武帝创设太学
C.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D.汉朝八股取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
大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主要是指
A 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B 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C 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
D 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士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七千人大会召开于1962年,是就三年经济困难的形势对前面的一些政策失误进行调整的一次纠左会议。而“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在文革期间,D项不是出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