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
A.增强财政收入
B.减轻民众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C.整顿吏治
D.重视农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三项措施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点评: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最终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宋代王安石变法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的守旧心理。这句话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故选B。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
贫积弱的局面;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
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以上材料,反映出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
参考答案: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
①财政困难。
②官吏冗滥。
③农民负担沉重,反抗不断。
④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