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工业结构不合理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
2、判断题 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 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这说明我国
A.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C.把建设法治国家列入宪法
D.开始进入法制社会
3、判断题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三

请回答:
小题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成怎样的局面?(1分)指出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途径及根本原因。(2分)
小题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请写出时间(1分)对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2分)
小题3:在材料三所列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以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组织是哪一个?叫什么名称(2分)中国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加入该组织?(2分)
5、判断题 2011年资深记者曾航在《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一书中这样写道“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世界各地。”这主要说明
A.美国丧失了全球经济镌主地位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
C.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
D.同家政策不同造成国际分工有差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