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1989年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说明
①多极化格局是一种新的“冷战”形式 ②“冷战”形式结束,但其斗战并未结束
③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 ④苏东剧变后,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正在抬头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是
A.战后美苏争夺世界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下贸易竞争
C.战后美欧争夺世界市场
D.战后欧美与亚非拉民族国家争夺世界世界原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是时间是1945年后,即是二战后,二战后的另一场战争即是指美苏的“冷战”,两极格局下美苏为了各自国家的根本利益而相互对抗,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争夺世界霸权。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方略具有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三?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 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政策?(2分)这一政策与当时怎样的世界格局有关?(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2分)
(3)材料三中,胡锦涛强调中国应致力于发展同哪些国家的关系?这反映了当前中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5分)
参考答案:(1)一边倒。两极格局。(4分)
(2)缓和与动荡并存,但总体上趋于缓和。(2分)
(3)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特点:全方位的外交格局(或者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集中反映了?(?)
A.苏共党内尖锐矛盾
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八一九事件,是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并不涉及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对于八一九事件的认识。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发动政变,组织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即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紧张对峙与对抗)。ABC属于“冷战”政策下的具体措施,因此选D
点评:雅尔塔体制及其作用下的“冷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重要的切人点如从雅尔塔体制形成到表现“冷战”、美苏争霸,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等。从命题的形式上看与当今重大时政问题相联系是命题的重要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