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0年,苏联局势动荡的主要表现有? (? )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②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
③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公开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历来被英国视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大战结束前后,美国利用种种借口,千方百计渗入这个连结欧亚两大洲的重要战略地区……1947年2月21 日,英国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了结束援助希、土的照会,声称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使英国在3月31 日以后无法继续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援助。英国强调希、土面临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根本无力维护“民主制度”,由于希、土在军事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决不能眼看它们落入苏联控制之下。
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他要求国会向它们提供援助。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材料三: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 年5月22 日,援助希、土法案
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现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三中,你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杜鲁门主义的政策指导下,美国在欧、亚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3、判断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 ]
A.“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4、判断题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C.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5、判断题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