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漫画中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据“1938年”“张伯伦”“捷克斯洛伐克”等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慕尼黑会议,该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将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这严重违背国际惯例,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中的下列四次战役的时间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中途岛海战?③不列颠之战? ④诺曼底登陆战
[? ]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 )?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
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将苏联作为首要对手
D.三国都退出了国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希特勒迫害犹太文他精英

材料二?在希特勒统治德国以前,世界的科学教育中心不在美国,而在德国。19世纪后半叶,德国就进入了科学与教育的辉煌时代,超越了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截至1933年,德国共有32名获奖者,美国只有5名获奖者。当希特勒上台以后,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使得50万犹太人被迫流亡他乡,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从欧洲转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德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世者只剩14名,而美国已经有25名。难民知识精英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
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到夸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经超过200名,有的年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甚至被美国科学家包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工真《文化的流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迫害犹太文化精英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难民知识精英”对美国发展做出的贡献。(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耳曼“优种论”的传播;意图掠夺犹太人的财富;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历史宗教因素。(9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贡献:是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2分);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2分);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批人才(2分)
本题解析:(1)结合表格中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耳曼“优种论”的传播,掠夺犹太人的财富,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历史宗教因素。
(2)从材料二中“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
转移,从欧洲转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概括出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难民知
识精英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
领先地位。到夸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经超过200名,有的年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甚至被
美国科学家包揽”概括出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批人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 年9 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英国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1939年7月24日,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
……1941年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
材料三?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丘吉尔回忆录》
(1)对于慕尼黑会议毛泽东说,张伯伦是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请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实来证明毛泽东的评价。(4分)
(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对比,英国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各举一个战例说明英国在“陆地上、天空中”与德国作战。(3分)
(4)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中国,但中国的抗战却对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起积极作用。试分析1941年的中国战场对苏德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了波兰和法国,并很快灭了法国。1940年7月,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4分)
(2)出卖中国利益,与日本达成妥协,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2分)
(3)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
北非阿拉曼战役、击碎海狮计划或德国的空中闪击行动失败(3分)
(4)1941年中国的抗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赢得了全面备战的时间。(4分)
本题解析:本题整体上考查的是二战的背景和基本过程。属于教材知识的记忆。
(1)张伯伦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实际上表明的意思是绥靖政策实际上是对自己利益的损害。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了波兰和法国,并很快灭了法国。1940年7月,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上面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评价。(2)根据二战的事实,《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其实质是出卖中国利益,与日本达成妥协,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3)根据材料三“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可以推出英国的政策由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4)考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结合教材的原文,1941年中国的抗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赢得了全面备战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