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克里米亚战争反映的国际关系问题不包括
A.英法矛盾
B.俄奥矛盾
C.英俄矛盾
D.法俄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克里米亚战争的史实。1853到1856年,为争夺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俄国与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面材料:
19 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 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 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日本大陆政策史》
请回答:
(1)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根据材料具体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化国家;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进行了工业革命,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事落后,仓促应战。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甲午战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人民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掀起爱国救亡运动等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下令废止了“田里不鬻”的规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D.使该变法直接遭受奴隶主贵族反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中心议题是
[? ]
A.要不要维新变法
B.要不要改革军事
C.要不要兴民权
D.要不要提倡西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少数民族封建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 C不对,黄河流域的统一 、北方政权的更迭、北方民族大融合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而非结果;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之一是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而重要影响之一是进一步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
点评:分析历史原因,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历史教学大纲要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阶级斗争理论的观点、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民族问题理论的观点、宗教理论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社会革命的观点、战争问题理论的观点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