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次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次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2)民族危机加深;工业文明的冲击。
(3)阿里改革: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延缓了西方列强的入侵。明治维新: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戊戌变法: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识:向先进国家学习,进行改革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宫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做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按军功授田赐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上强调的是商鞅变法过程中触犯了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这就需要考虑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对大地主贵族打击最大,联系所学,按军功授田赐爵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并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不同阶级层级之间的有效流动,这项措施可以说是触犯了传统贵族的根本利益,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解题时一定注意分析比较哪项措施对传统世袭贵族的打击最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
体现男女的平等待遇?B.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
C.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事实上男女所授田的数额不均,不能体现A 项说法。“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体现B 项所述的授田后的土地保持稳定性。C项错在“全部”。D项错在 “地区”——西部寒冷,一般不宜种桑养蚕。事实上,在北方地区当时是规定种麻。有关规定类似上述史料。均田制下土地不能买卖,从而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故选B。
点评: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列宁说:“如果总地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导致第二次埃土战争埃及失利的原因不包括
A.叙利亚爆发起义
B.英国支持土耳其
C.法军临阵退缩
D.土耳其力量强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84 0年9月,英俄奥土对埃及发起进攻。此时又发生了叙利亚反埃大起义和法国援埃态度的转变(法国不敢为了埃及而与英、俄、普、奥四强兵戎相见),法国援助的希望化为泡影。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