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2、选择题 在1985年的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中,该杂志以邓小平为封面人物,并配有两图画: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幅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幅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对该封面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把握最为准确的是 3、选择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宋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 ( ) |
4、综合题 (19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与政府管理
材料一 《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欲使国家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工商业者等的数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整顿:“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摘编自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目的和措施。(5分)
(2)依据图1-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各时期江南人口变化的状况,并分析其原因。(7分)
备注:图1-图3每一幅图中,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高。
人口与职业
材料三 开埠以后,上海城市进程使各种专门职业相应出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上海出现了一些凭藉新式职业谋生的市民:洋行雇员、进出口商店伙计、银行、海关、电报、邮局、铁路系统职员等。19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缫丝、轧花、纺织工业的兴起,上海产业工人FA.伍迅速壮大。1895年,在外商船厂的机器工人约5000人。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在国内长期保持着最为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编自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口的职业结构所反映的近代上海经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7分)
5、选择题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现代科学技术》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