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富兰克林·D ·罗斯福时代1929~1945》一书中指出:“‘新政’对于美国宪法政治的第一个后果是创建出美国版的集权化官僚国家。”这表明
[? ]
A.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专制主义的理念
B.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
C.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
D.美国的宪法精神和“新政”理念相矛盾
2、判断题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公平劳动标准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社会保险法》
3、判断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其“挽救”途径主要是
A.实行财政改革,抑制通货膨胀
B.实行社会福利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C.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D.维护民主,避免走向法西斯专政
4、判断题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格作出正确解读的是
[? ]
A.1950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与西欧的贸易总额
B.1960年美国与西欧间贸易顺差加大和欧共体的成立有关
C.1970年美、日贸易逆差加大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有关
D.1973年美国对日本、两欧的贸易逆差扩大说明美国经济的崩溃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2: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材料3: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
——摘自“新浪网”
(1)材料1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据材料2,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特点??
?
(3)据材料2、3,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竞选中的奥巴马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