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A 内阁制? B 两党制? C 总统制? D 选举议会和议会立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江泽民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的主要理论贡献分别是什么?
(3)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第一位:孙中山创建三民主义,
第二位: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位: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3)“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走上正确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本题解析:
主要抓住三次历史性巨变即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南方
| 北方
|
南京
| 浙江
| 福建
| 四川
| 广西
| 江西
| 湖广
| 广东
| 北京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陕 西
|
27
| 26
| 11
| 9
| 2
| 22
| 12
| 5
| 17
| 13
| 5
| 11
| 2
|
114
| 48
|
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
C.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 。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对“共同市场”所持态度
A.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B.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
C.表明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其霸权服务
D.有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是指美国认为欧洲共同市场的建成意味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胜利,这比冷战中取得对苏联的最后胜利影响更为重大,因此结识史实可知美国总统的此番言语表明了其在全球推广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战略野心,所以答案选C,A项材料无法体现,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欧洲在1957年经济已经恢复并。
点评: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实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③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与稳定的局面,有助于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明清)”,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批判的继承儒学。A不对,错在“丧失”说法;B不对,错在“彻底否定”说法;C不对,这超越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范畴。D符合题意。
点评: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彻底”、“一定”、“都”、“最”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