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王位或官职的继承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比较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据所学知西周的分封和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打破了血缘纽带关系,体现了又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观察题中四副图片ABD为西周的宗法分封,C为秦的中央集权制,故正确的选项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显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存在两对矛盾,即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减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进行了全面阐述,可见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
点评:“一国两制”理论的内涵:所谓“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开始继承并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图一:秦朝;图三:元朝。(2分)
(2)科举制(2分)
(3)“上”指皇帝(或秦始皇)。(2分)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2分)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4分)
(4)新变化:材料三反映了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2分)材料四反映了雍正设军机处。(2分)
本题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示一关键信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一所示政治制度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关内容;根据图示三关键信息“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等,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三所示政治制度是元朝时期的。
(2)本问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示二关键信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二所示政治制度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图示三关键信息“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等,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三所示政治制度是元朝时期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两个朝代均继承和发展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选官制度。
(3)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材料二的政治制度是秦朝的。“上”,即指皇帝。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秦朝推行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中央关系上,实行“三公九卿制”和“皇帝制度”;地方上,全国推广“郡县制”等)带来了积极影响,可以这样来认识: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关键信息“明太祖罢丞相”、“雍正年间,后名军机处”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两个朝代的具体措施不太一样,具体体现在:材料三反映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直接分六部,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材料四反映的是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教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雅典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唐代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材料三与材料二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参考答案:(1)秦朝: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雅典: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
的新形式,创造出一些民主的运作方式,为近代民主政治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