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荀子的是非观念,主张广积善行,即能达到圣人的标准。材料“积善成德”与B项“勿以善小而不为”内涵一致,故选择B项。ACD项主要侧重的是重民的思想,与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认识能力。“文革”使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的主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有类同的是
A.黄老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佛教和陆王心学都强调内心的修炼。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面关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美国等国家1947年签署
B.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C.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
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中国、美国等国家1947年签署、B.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C.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以上三项符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相关史实;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世界经济体系,说法错误,夸大了其作用。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由各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与奥运会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顶级盛会。各国在举办世博会时一般要建设标志性建筑,其中有些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象征。在1992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世博会开幕前夕所发行的四枚纪念邮票,画面分别为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和标志性建筑。



?
图 1?图 2?图 3?图 4
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博览会新建的展馆首次将钢铁构件、玻璃和层压板结合用于建筑物的建设中,被形象地誉为“水晶宫”。(图 1)
材料二:法国巴黎是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城市,留下的经典建筑也最多。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举办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320米、由18000多个钢制构件和数百万个铆钉组装而成。埃菲尔铁塔被称为现代铁塔之父,现已成为巴黎和法国的象征(图 2)。
材料三: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上,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这是一座放大了 160亿倍的铁原子模型,它象征着人类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图 3)。
材料四: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和美国馆中由阿波罗登月带回的月亮石。(图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选定在英国举办。列举当时水晶宫中有哪些机器设备可能作为展品?(3分)
(2)1889年在法国举办世博会与什么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有关?埃菲尔铁塔反映了当时工业领域的什么巨大成就?(3分)
(3)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反映了人类希望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为此,1957年西欧六国成立了什么组织?有何意义?(3分)
(4)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特定寓意?中国能否参与大阪世博会?为什么?(4分)
(5)你认为从以上几张邮票中贯穿的主线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当时的机器设备展品主要有: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史蒂芬逊发明的蒸汽机车等。(3分)
2.与法国大革命爆发有关,可纪念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1分)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以钢铁、汽车、石油化学等重工业地位日益重要,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钢铁产量显著提高。(2分)
3.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分)实现了核能的和平利用;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2分)
4.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发展,1970年前后成为了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被看作世界经济的奇迹;
美国的登月计划成功实现,反映了宇航工业和科技的巨大成就,人类能在太空时代大显身手。(2分。任答1点即可)
当时中国不能参与,因为中日关系没有正常化。(2分)
5.有世界近代以来三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发展的线索;世界大国(集团)崛起的变迁。(2分)
本题解析:
本题属于重点和热点专题,为文字和图片材料题,图文并贸,通过历史材料来设置情境,又线索清晰,思路开阔,综合性和灵活性强。主要知识点包含了新教材上属于必修Ⅰ和必修Ⅱ的经济史相关内容。贯穿了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大国(集团)崛起的过程。同时,时空跨度大,涉及中外,蕴涵的国家和地区错综复杂,但总体上难易适中。
同时,以世博会及邮票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架构起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有助于让学生养成科学与人文精神,进一步理解“科教兴国”的意义,自觉为迎接上海世博会作出贡献。另外,本题对于时空概念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十分薄弱,容易相互混淆。
解答第(1)问,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选定英国举办并非偶然,英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优势为决定性因素,展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和魅力。要求回答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完成及重大发明。但仅局限于英国的重大发明,不能把别国的牵涉进来。
解答第(2)问,不仅要回答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还要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钢铁和电力工业成就。
解答第(3)问,主要涉及了二战后的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欧洲联合的知识。
解答第(4)问,既有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又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航天成就,还有中国外交史实,设问十分新奇巧妙,能很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