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自彼得一世起,俄罗斯把学习西方作为富国强民的惟一出路。但西方的路俄罗斯能否走得通?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俄罗斯人。许多人感到俄罗斯的优越之处正在于东正教与农民村社,正是在这些东西中,隐含着俄罗斯现代化的真实途径。1860年代,由废除农奴制而引发的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摘自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长期以来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摘自陈冰著《作坊里的日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0年后沙皇亚历山大是如何寻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的?它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请回答: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现代化“神话”?(6分)
(4)日本两国走上现代化的改革在内容的上与俄国相比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2分。摘抄材料不给分。)
(2) 1861年亚历山大签署“二一九法令”一方面废除了农奴制以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二一九法令”颁布废除了农奴制,动摇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保留了封建残余,政治发展缓慢。
(3)“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眼观八方”:经济: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化: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
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4)不同:俄国侧重于解决农奴得的身份和土地问题;日本的改革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本题解析::第一问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即可;第二问注意结合教材,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特点和影响两方面作答;第三问则从日本对传统和近代西方文化的态度方面考虑;第三问注意审题从内容上区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与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
材料二?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
(2)以侵略中国为中心,把侵略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为侵略提供了借口。
(3)日本帝国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由于国内封建残余严重等原因,更加需要扩大国外市场,这一目的难以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 开展工业革命 ② 废除封建制度 ③ 实施“大陆政策”?④ 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脱亚入欧”是指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①②④三项均是日本西化的重要表现,③“大陆政策”是日本侵略政策与西化无关,故答案选C项。
点评:“脱亚入欧”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其主张: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福泽谕吉还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7月29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重温历史上的教育改革,也许能从中获得一些教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 材料二: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的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比较明治维新、清末新政中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视基础教育(或: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或: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注重专业技术教育。
(2)建立了近代学制;重视儒家道德教育;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