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管理”的限定语,商鞅变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样就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故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商鞅变法的特点:①商鞅变法以 “农战”和“法治” 为核心内容。②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③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在了500多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若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教法廷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异乡。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
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而设立的
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
D.宗教裁判所 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对以上《汉书·识货志》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 ②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
③作者是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的 ④作者已能着眼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社会政治问题
[?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九岁的男孩金阳在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属于社会习俗改革。故选D。ABC项均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商鞅变法在习俗上的内容,主要是考查的推行一夫一妻制。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奖励耕织,封建重农抑商的政策此时确立。在政治上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在军事上实行军功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通过商鞅变法,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 ?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收入丧失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二?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本人相信,迟早我们会解决这种状况的,我想诸位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材料三?在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批采用资本主义方式改造和经营自己庄园的资产阶级化贵族地主。他们为数不多,但是,它是农村中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沙俄49省的9 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材料四?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
——均摘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村的实际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破坏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目的:为了维护封建贵族的统治。
(2)俄国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但保留了农奴制残余。
(3)说明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