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商鞅奢侈浪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
?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是怎样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
②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
③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
④原因: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孔子强调的“礼”即周礼,是指西周确立的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用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宗法制是西周初确立的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据此本题李世民杀兄逼父违反了①②③项所述礼仪制度。第④项“民贵君轻”思想与本题无联系。
考点:史学常识·古代的伦理观念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康)有为安有为?”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综合来说,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所以答案为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诗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再根据此判断这些历史事实最终的结果表明了什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