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三

请回答:
小题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成怎样的局面?(1分)指出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途径及根本原因。(2分)
小题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请写出时间(1分)对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2分)
小题3:在材料三所列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以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组织是哪一个?叫什么名称(2分)中国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加入该组织?(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分)殖民扩张。(1分)工业革命。(1分)
小题2:1929-1933年。(1分)罗斯福新政;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分)
小题3:WTO;世界贸易组织。(2分)2001年;多哈会议。(2分)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在19时间中期可以得出当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然后答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手段是通过殖民扩张的结果,第二问是考查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此实施的是罗斯福新政,出现该现象是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第三问考查的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WTO,中国加入是在2001年的多哈会议上,本题是基础知识的再现,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不包括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意强调的是“对世界经济影响”“区域经济集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位名人曾放言“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种说法说明了社会上形成严重地浮夸风气
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袁隆平的科研目标,AB两项显然不选;这是“理想”,不是现实科研成果,D项排除。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从七十年代以来,不断探索追寻新的目标。故选C。
点评: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与此相关的其它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她(武则天)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谗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高宗曾下诏实行……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司马光《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十二事”的特点及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如何看待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的不同评价。(10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涉及面广;重视农业生产。影响:显示了武则天杰出的政治才能;争取了民心,为她以后取得政权奠定了基础;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由于武则天的举措冲击了传统门第观念,打击了反对势力和门阀势力,所以遭到长孙无忌、骆宾王的指责,二人的评价立足于门第观念和本阶层的利益;司马光主要评价了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既指出她为巩固统治地位而笼络人才,又肯定了其做法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武则天的评价。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即可;“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回答。第(2)问,考查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16分)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帝国议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4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2分)
(3)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4分)
(4)结合当时两国政治形势,探究形成材料二和材料四两国民主政治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5)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2分)
参考答案:(1)1787年宪法或美国联邦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
(3)不同点: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4分)
(4)不同原因:
法国: 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于德国较快②人民坚持民主斗争,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德国:①容克贵族的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未经革命洗礼,②自上而下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统一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4分)
(5)选举和议会立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