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教育的对象是包括史学工作者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它必须适合于具有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知识水平的人们的需要。中国古代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分成蒙学读物、通俗读物、高层次读物。下列选项中属于蒙学读物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三字经》
D.《三国演义》
2、判断题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B 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
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 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3、判断题 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4、判断题 (11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和图2的服饰设计有何相同特点?(2分)图2服饰设计的背景是什么?(3分)
材料二:

(2)结合以上图片,试分析交通、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6分)
5、判断题 下图为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
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