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正法。“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思想。黄宗羲把矛头直指向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A正确。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B正确。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D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理学占统治地位,排除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鉴别史料的能力。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据此可以判断出他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当时自己提出的,所以本题选B,A、C、D都是二手史料。
考点:史学理论·史料的鉴别·原始史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你会选择哪些资料作为研究孔子的史料,并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 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
——据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2分),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8分)
材料三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举例说明当前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文化?(8分)
参考答案:(1)资料:甲、乙。(2分)
理由:资料甲、乙出自儒家经典,属于原始史料或“第一手资料”, 可信度高。
资料丙属影视文艺作品,有艺术夸张成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4分)
(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政治: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对内独裁专制,妄图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①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每点2分,共8分)
(3)①继承和发扬:“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勤政爱民和任用贤才的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分两类原则说明2分,说明每点2分但不超过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②抵御和克服: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等级思想;“三纲”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等等。(共2分)
本题解析:(1)第一手资料(firsthand data)也叫原始资料 .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 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第一手资料就是持资料的人是最先接触该资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 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应该选择资料甲、乙作为研究孔子的史料。资料甲、乙出自儒家经典,属于原始史料或“第一手资料”, 可信度高。资料丙属影视文艺作品,有艺术夸张成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
(2)康有为利用孔子的地位宣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还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这样,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是革新、改造和利用。“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 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要结合1916年的时代特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角度分析。政治上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对内独裁专制,妄图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思想上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1916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概括材料可知,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举例可以从儒家的和谐、仁政、大一统、教育、民本等积极思想出发进行阐述。消极方面要注意结合董仲舒、朱熹以来,神化皇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等级思想,“三纲”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等,不符合民主共和时代潮流的,都要抛弃。
2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康有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三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