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雷莱爵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马克思曾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的侵略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
——摘自萨拉等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 英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扼要概括海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价值?(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海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4分)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近代中英在发展海军方面的差异。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6分)
参考答案:(1)价值:贸易通道,自然资源,军事战场
(2)1)问题:(1)军人结构不合理,军备落后;(2)缺乏坚固有战斗力的铁甲战舰。
2)结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3)1)差距:(1)英国有发展海军的政策支持—“炮舰政策”;(2)英国发展海军以自由贸易为后盾;(3)英国政治制度先进,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广阔。
2)启示:(1)要有强大的海军维护国家利益(2)要把发展经济同强军结合起来(3)发展海军要有政策支持,形成全民共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第一问设问开放, 材料结合所学容易得出答案。注意:材料有两段文字,分值又只有2分,所以结合材料两点即可。
第二问结合材料作答。材料中“又”字提示可以答两点出来。严重后果指中国在鸦片战争战败。第三问结合材料三、四比较,英国的长处就是中国的不足。认识要结合军事和经济和政策等方面作答。
考点 :鸦片战争
点评 :本题难度小。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时代性,比较新颖。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
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
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图中的“中国皇后号”悬挂的是美国国旗,故应该是美国船,A错误;材料所述时间为1784年,当时中国的清政府正实行“海禁”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故B符合题意;根据1784年这一时间,可以知道当时美国政府为邦联政府而不是联邦政府,故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C,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犁”分析,应为曲辕犁。A项是输水灌溉工具翻车;B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项是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的筒车。故选D。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四川三星堆遗志的青铜器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