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72年,东京—横滨铁路通车,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A.“文明开化”政策
B.“殖产兴业”政策
C.扶植私人资
本主义的政策
D.强化军事改革的政策
2、判断题 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3、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 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另一个特征是,从全 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 惠者地位。……16?18世纪,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 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
材料二 ?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的译 著达2 6 2部。但也并非只研究军事,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物理、化学、天文、地 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学家开始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 治思想领域。
1842?1872年,中国政府被迫签订76项不平等条约,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 22项重 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 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 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 是现代彳匕的过程。
(1) 概括材料一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分)以近代中国为例,阐释“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 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的含义。(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9分)
4、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诸多改革举措。图7寓意的改革举措是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5、判断题 日本有学者指出在明治维新前“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的,武士们在衣者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此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道廉耻为何物”。该作者的目的是
[? ]
A.维护幕府统治
B.揭露武士的腐朽
C.揭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D.客观地讲述历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