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①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在进入到近代社会以后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习俗的变化和西方国家的侵略有关,随之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首先在沿海地区,所以呈现出地域不平衡性,所以正确的答案是①②③④?,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不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但是多级化格局至今没有形成;C不对,此时中国处于文革动乱时期,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D不对,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逐渐恶化;B符合题意,因此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以制衡苏联。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各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材料描述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把握材料信息和对历史事物的辨别能力。符合材料中的“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的机构只有欧洲联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赫德就向清政府提出,要“认真改革才是最好的办法,”并且煞费苦心地写了一份《更新节略》……清政府表示:敝国现议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与各大国事无穷之利益。”?——摘自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2?“新政”的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如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1903年9月),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办法,……在另一方面,“新政”的整个精神是赋予中国政治以更多的买办性,……当时所颁布的铁路章程和矿务章程,对于“华洋官商”都是一体“保护”。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以加重旧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军阀的最有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就衰微,庆亲王奕助主政贿赂公行,一切听袁世凯摆布。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处等机构实际都在袁世凯的掌握之中。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和清末民初重大历史变迁,评述新政目的、措施、后果。要求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评述内容应包括: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取悦帝国主义,加强镇压力量,巩固清政府统治。
内容:振兴教育,奖励实业、编练新军。
后果:新政没有使清朝摆脱内外困境,中国政治的买办性力口强,人民抗捐抗税斗争加剧、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条件的成熟,加速了清王朝覆亡,新军阀集团的产生和袁世凯势力的崛起,为民主革命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出现军阀独裁和军阀割据混战,埋下了祸根。
本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小论文题”,题目围绕清末“新政”组织材料,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技巧在于首先要搞清与“新政”有关系的各种政治势力:材料1中反映了帝国主义、清政府的态度,材料2中反映了人民、新军阀的态度等,可从这几种政治势力在“新政”中的地位及变化,逐层分析目的、措施、后果。注意答题要点中应包括时代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面是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学校名称的沿革,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和教育信息是(?)
1904—1943年
| 上海工部局华童中学
|
1943—1945年
| 上海市立模范中学
|
1945—1956年
| 上海市立晋元中学
|
1956—1984年
| 上海市陕北中学
|
1984—1999年
| 上海市晋元中学
|
1999—
|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
①1943年,上海已经沦陷,改名为“模范中学”,此时的教育可能成为日本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
②1945年,谢晋元是保卫上海的抗日名将,可能与纪念爱国将领有关
③1956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之“左”倾的思想影响,改为“陕北”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晋元”可能与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和尊重历史有关
A.①②③④? B.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格,联系相关的实时分析可知,①1943年,上海已经沦陷,改名为“模范中学”,此时的教育可能成为日本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②1945年,谢晋元是保卫上海的抗日名将,可能与纪念爱国将领有关③1956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之“左”倾的思想影响,改为“陕北”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晋元”可能与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和尊重历史有关,以上都是正确的,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